待客:按照蒙古人的古老傳統(tǒng)習(xí)俗,有客必待,不分遠(yuǎn)近、不分貧富、不分親疏,只要邁進蒙古包的門,都要熱情相待。如果是從遠(yuǎn)方來的客人,主人還要走出蒙古包迎候。接待客人最常見的禮節(jié)是客人坐下后,要先上奶茶,然后端來各種奶制品和炒米,最后要上手扒肉、奶酒或白酒??腿俗邥r,全家出門歡送。若是尊貴的客人還要敬上馬酒。如果是公家接待的客人,一定要送出埠外,以示對客人的尊敬。
【請安】來客人后,第一個禮儀就是請安,請安時要恭恭敬敬地站在客人面前,面對客人,右腿向前跨半步稍屈膝,右手放在右膝上,身體前傾稍彎腰,口中說一聲“阿木爾”或“門德”,意為“平安”。婦女請安時,左腿向前跨一步,雙腿同時下蹲,雙手交叉扶于左膝上,也說一聲“阿木爾”或“門德”,這種請安叫屈膝禮。受安者要向請安者說幾句祝福的話,表示回敬。
【敬鼻煙】到蒙古包做客或兩個人相逢時,隨著問安聲雙手捧著鼻煙壺相互遞送交換,嗅完鼻煙后,再將各自的鼻煙壺?fù)Q回。這叫敬鼻煙,這也是接待客人最常見的見面禮。如果客人是長輩,晚輩要站在客人面前雙手把鼻煙壺捧給客人,待客人接過鼻煙壺,從壺中掏出鼻煙嗅一嗅再還給本人。如果長者回遞鼻煙壺時,晚輩要慢慢弓身將鼻煙壺接過來,用右手向上舉一下,而后雙手奉還。如果客人是同輩,要用右手相互交換鼻煙壺,各自掏出對方的鼻煙壺嗅一嗅,然后奉還。
【獻哈達】通常說的哈達蒙古語叫“哈達格”。獻哈達是蒙古人見面禮中的一項禮儀,當(dāng)客人坐好以后,主人要鄭重地雙手托起哈達敬獻給客人。哈達,相當(dāng)于禮巾,有 2 種,一種是長條哈達, 3 至 5 尺長,幅寬 1 尺左右,獻哈達時以寬面折成 3 寸的條帶,雙手向上托起獻給對方。另一種是三角哈達,在清代三角哈達在杜爾伯特旗較為盛行,如節(jié)慶,祭祀、婚禮、待客、日常禮儀中都用三角哈達,它是將一尺見方的哈達,從一個角左右相對各折三分之一,變成一條飄帶似的三角形,斟一杯酒,把酒放在哈達的窄幅尖角上,一同奉獻,這種哈達經(jīng)濟,方便,適用。
【敬酒】也是蒙古人待客的一種禮儀。當(dāng)客人入座進餐,主人首先要向客人敬酒,以示尊敬。杜爾伯特人以三為吉數(shù),所以一般向客人敬三杯酒,然后方可自便。向客人敬酒時往往伴隨敬酒歌,表達衷心的祝愿。在杜爾伯特流行的祝酒歌稱《四海之歌》。象西江的水清澈透明,用巴吉瑪釀造的美酒請干一杯。象東江的水清澈透明,用吉木斯釀造的美酒請干一杯。象南江的水清澈透明,用烏珠莫釀造的美酒請干一杯。象北江的水清澈透明,胡比勒干釀造的美酒請干一杯。近年《鄂爾多斯祝酒歌》也傳入杜爾伯特地區(qū),成為當(dāng)代最流行的祝酒歌。
【酹酒禮】>也稱灑酒禮。是用來祭祀、慶典、敬祖的一種禮儀。在杜爾伯特蒙古人中,每逢祭祀敖包,祭祀神山、祭泉、祭祖、祭火或那達慕會,各種節(jié)慶活動都實行灑酒禮。這已成為傳統(tǒng)習(xí)慣。
【祝福禮】是有目的的、有針對性的用吉祥語言祝福對方。這種祝福禮杜爾伯特人主要用于春節(jié)拜年,親屬探親等場合。用吉祥的語言使對方高興,并希望讖言如意。是尊重別人的一種美德。也是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。